第(3/3)页 高览点点头,没有再说什么。 一夜无话。 次日一早,随行军匠就带着人出营而去。昨天的探查,也让他们找到一两处稍微更好取石的地方。 颜良没有直接跟在他们身边,他担心因此吓走了吴军,不过为防意外,还是派了少部分士兵保证军匠等人的安全。而他自己,则带着数千精骑隐在周围,准备来个伏击。 只可惜,一天过去,并没有半个吴军出现。 颜良倒也没觉得丧气,经过这两年和吴军打交道,他知道吴军之中能人不少,不上当也是正常。 于是,当天晚上,高览就见到一脸沉思状的颜良。一番询问后,才知道是在琢磨怎么将吴军引诱出来。 对此高览表示赞同,但是却没有给出意见。实际上,他只是希望能借此牵制颜良的注意力,因为就他所感,认为吴军是没那个胆子出手的。 殊不知,此时明军意欲渡江南下的消息飞入鄱阳。为此,送信的士兵一路上跑废了两匹马,而他自己也因为日夜不停的赶路昏了过去。 孙策闻讯,心头满是不妙之感。思索半晌,招来二人。 “臣等拜见陛下。” “不用多礼。” 孙策没心思多说,径直道:“明军准备渡江了,二弟、伯言,你们可有良策?” 这两年,孙权开始崭露头角,这让本就觉得江东世家不可靠的孙策更是对其颇为倚仗。而陆逊,则是在鲁肃前往濡须口之时向孙策举荐的人物,这两年也是深得其信任。至于张昭…… “这厮对内倒是厉害,对外……挺不起腰来。” 这是孙策对他的评价,大抵这也是原本的历史中,为何会向孙权警告“内事不决问张昭,外事不决问周瑜”的缘故了。 孙权闻声面色一肃,若有所思道:“刘备当是出问题了,不然明帝绝对不会两线动手。” 孙策沉默了一会儿,道:“这么说来,我们就独力面对明军了吗?” 孙权心中虽然难过,但是也仍是郑重的点了点头。 孙策亦微微颔首,然后望向了陆逊。 陆逊对之前的话似乎并未听到耳中,将其目光转来,说道:“明军之中,步战骑战俱是一等一的厉害,但是陛下不要忘了,明军的水军虽然动手的次数不多,但是臣相信,他们绝对不是泛泛。” “伯言这是什么意思?”孙策闻言皱起了眉头。 孙权也是眉头微蹙。 陆逊道:“若臣是明帝,有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,必然会在敌人被其他力量所吸引的时候,从背后发起攻击。” “嗯?” 孙策、孙权兄弟俱是大惊。 “伯言觉得明军水军会从什么地方从后上岸?”孙策寒声问道。 “临海、会稽郡俱是上佳之选,吴郡也是不差。” 陆逊迟疑了一下,又道:“只是臣担心现在已经来不及,或许明军在北面动手的时候,水军也已经在南面动手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