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八十二章 迁都之议-《三国之公孙大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沮授沉思了一下,道:“这么说,应该有很多地方都合适了!”

    “不然!”

    公孙度摇头,道:“帝国庞大无比,真正适合定都的地方也就是散关以东,汜水关以西,武关以北,箕关以南这一片地方,顶多再算上濮阳和南阳,嗯,将来襄阳也可以算上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!”

    孔融难得的插口道:“这一带,兼具南来北往之利,东西交汇之势,无论是往西或往东、南、北,都会不利于行。况且,历经刘汉四百年的统治,这一带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上的发展都要远超其他地方,乃是定都之良地。”

    作为当世大家,又是孔圣之后,孔融的话份量很重。无论是荀攸,还是沮授,抑或是朝中其他大臣,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随即,便针对这一带的城池展开讨论。

    讨论良久,得出的结论还是长安和洛阳,还有濮阳,也就是多了个陈仓。南阳是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中的,没办法,一个字“危险”。什么,你说两个字?不,他就是一个字。只是因为你眼花了才觉得是两个字而已。

    这时,督察院左监察御史田丰出列道:“陛下,臣以为若要迁都,当以长安为要,其余可作为备选。”

    “哦?田爱卿有何高见,不妨说来听听。”公孙度眼眸之中闪过思索之色,说道。

    田丰早有准备,回道:“陛下决议迁都,不外乎两个原因,一个帝国庞大,消息传递四方不便,当以中心为要;其次,便是沙州,陛下意欲西进,往沙州以西进军。臣所言可有误?”33听书

    公孙度点头,道:“爱卿所言极是,只是这样的话,为何长安乃是首选,而不是陈仓呢?”

    田丰成竹在胸,道:“陛下还记得长安在以前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“以前?长安?”

    公孙度一怔,旋即想到一个名字——

    “咸阳?”

    田丰点头道:“没错!就是秦咸阳。虽然长安城与咸阳并不是完全一样,但是所处位置是相同的,最关键的是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田丰陡然看向公孙度,然而君臣二人齐齐说道:“驰道!”

    啪、啪啪……

    公孙度忍不住拍掌赞道:“田爱卿果然博学,竟还记得此事。刘汉四百年,驰道虽然废弃,但是也比重新修建来得更快,很好!”

    驰道,公孙度的印象简直不要太深,哪怕是在两千年后,驰道也有着他的踪迹存在,被评价为出现最早的国道。而且其中不仅仅是国道,还有铁路的存在。与后来铁路不同的是,他们没有蒸汽机车,而是马力拉车。

    据传,铁路只供始皇出行,并以同色优良马匹作为动力,堪称绝世创举!

    “这样一来,第二条,第三条,甚至更多条铁路是不是就能尽快出现了?”

    公孙度心下火热,要知道之前为了在草原修建那条铁路可是花了大功夫,十好几年,还有无数的人力物力。要不是有着番薯等物供应,怕是他就是下一个秦始皇了。

    “好,就以长安为都。让人尽快翻修长安,如有必要,可以扩建,将来说不定会有三五百万人居住,成为帝国最大的城池之一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